管式化學發光會取代板式化學發光嗎?
化學發光是體外分子診斷發展的重要領域,近年發展尤其迅速,成為市場和資本追捧的寵兒。在目前的化學發光領域又有板式發光和管式發光兩種。
板式經過國內多年的發展,己經擁有了自己的細分子市場,因此具有很強的生命力。但是,有一種觀點,國外沒有板式化學發光,板式發光其實是酶聯免疫(ELISA)和化學發光之間的一個過渡產品,采用的發光底物和方法學決定了其檢測靈敏度、特異性低。同時,板式發光就算只是一個標本出結果的時間都在2小時以上,只有批量檢測一整板(約93個樣本時)才能達到最佳效率。由于板式發光的加樣(鋼針)及清洗技術等容易導致攜帶污染、重復性、灰區等問題,給臨床帶來結果不穩定,帶來試劑成本、時間成本及風險成本。
管式發光則可以做到標本隨到隨測,不必等候樣本集中,不受就診時間、標本采集時間、標本量的限制,因非微孔板式檢測,無本底與孔間交叉污染,結果可靠;急診項目隨時優先插入測試,不僅方便了患者,也節約了科室工作人員的人力成本,更提高了檢測的效率。
表1 板式發光和管式發光比較
|
管式化學發光 |
板式化學發光 |
分離手段 |
常用磁珠(PuriMag G-COOH磁珠) |
96微孔板,常為白色 |
標記方法 |
吖啶酯類、異魯米諾類閃光 堿性磷酸酶類輝光 三聯吡啶釕類電信號 |
辣根過氧化物酶催化魯米諾閃光 |
表現機型 |
全自動管式機型 |
單獨測量儀,外掛前處理設備,板式一體型全自動 |
優勢 |
1.精密度好,變異1-2%。 2.線性范圍寬,1000-10000倍 3.首個樣本出結果快,20-30分鐘 4.支持急診插入標本 |
1. 精密度5%-7%。 2.線性范圍,100-500 3.批量,無此概念,需1.5小時 4.無此概念,重新實驗 |
|
1.原料用量大,試劑成本高 2.理論能手工,但市場只有全自動 3.速度200-400test/小時
|
1.原料用量少,試劑成本低 2.能全自動也能手工。 3.全自動速度200-400test/小時,手工見過每小時600test/小時。 |
適用場景 |
三級、二級醫院臨床診斷 |
大量體檢,小醫院初篩,術前安全檢測 |
優勢項目 |
內分泌激素,微量蛋白,心血管類,小分子采取競爭法,優勢明顯,腫瘤標志物需要進行含量跟蹤的 |
乙肝、丙肝、梅毒、艾滋等對定量要求不高的項目,腫瘤標志物等大分子夾心法,對變異要求不高的項目 |
管式化學發光中,磁珠是其中的重要分離手段,對實驗結果有重要的影響。目前,全自動化學發光磁珠主要來自Thermo-Fisher、Bangs Laboratory、JSR、Merk、PuriMag(國產)、BioMag(國產)。國產磁珠近年來發展迅速,由于已開發產品的適用性問題,目前要全面取代進口磁珠尚不現實;但PuriMag(國產)和BioMag(國產)磁珠已經作為一些化學發光試劑廠家的備選方案,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。
- 上一篇:國內體外免疫診斷四巨頭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領域發展概況 2018/1/11
- 下一篇:鏈霉親和素在生物診斷中應用簡介 2018/1/5